易教网-合肥家教
当前城市:合肥 [切换其它城市] 
hf.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鐢ㄦ埛鐧诲綍 | 鐢ㄦ埛娉ㄥ唽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合肥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合肥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合肥家教网 > 高考资讯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作者:汪教员,编号5743 更新时间:2019-11-24

由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却不好,很多学生不解:为何初中物理学的还可以,到了高中却常常不及格,时常有问题分析"听得懂,不会做",甚至"怎么也听不懂"的抱怨。很多高一学生感觉高中物理跟初中物理大不一样,普遍认为高中物理难学。高一物理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应该注意与初中物理学习的不同,掌握一些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1、端正心态,正确的面对高中物理学习。

由于先入为主的障碍,许多学生还未入高中就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学生应该明确,高中物理内容与初中大体一样,还是力、热、电、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点。至于原子物理,一方面内容浅,另一方面在课本中所占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紧张。学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会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


2、高一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课堂上老师讲的很明白,你也听的很明白,千万不要认为这样就算学会物理了,它只占三分之一。第二个环节,要学会和同学、老师之间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第三个环节,要学会自学,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让你终生受益。三个环节都做的很好,想学不好物理都很难。爱因斯坦说:“忘掉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剩下的就是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并不都是老师讲会的,而是你自己想会的。当然,一开始你的想要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看书是一个好习惯,老师每讲完一节课,你要看懂书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做会书上的每一道习题。“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3、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学生应及时顺应新知识、转变思维方式,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


4、要重视物理实验,不仅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注重实验的过程,例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器材有:平木板,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刻度尺等。让小车从倾斜木板滑下,纸带记录打点时间,测出位移后,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象,要注意坐标横轴的选取。为了便于分析,是以时间为横轴还是以时间的二次方为横轴(这里面包含着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直观性问题)。关于误差、处理数据、实验思想构思等问题都可让你在实验中得到锻炼。这比花时间解几十道题要强得多。因为我们要的是你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会不会解习题。“只是告诉你,你会忘记;只是演示给你,我会记住;如果让你参与其中,你就会明白。”学校为你提供的实验机会不多,无论是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是课后小实验,都要认真对待。


5、要重视单元检测和模块检测。每学完一章或一个模块都要有一个结束感和成就感。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好考后一百分,或专门建一个纠错本,效果也不错。循续渐进,在不知不觉中,你的物理成绩会不断提高。光做题是学不会物理的,不做题更是学不会物理的。学物理是上道晚,入门慢,需要一个漫长的,痛苦的量变过程,过了这一关就好了。具体到解题,我的体会是建立模型后,要弄明白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对受力和运动的分析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这一点很重要。所谓的难题实际上就是受力很复杂,运动也很复杂的题;中等难度的题就是受力很复杂,运动很简单,或者受力很简单,运动很复杂的题;简单题就是受力和运动都很简单的题,如此而已。另外,要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多作一些中等难度的典型题,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解题规范化,提高准确率和解题速度。这一点也很重要。



-更多-

最新教员

  1. 叶教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临床医学
  2. 王教员 安徽大学 自动化
  3. 罗教员 安徽大学 财政学
  4. 杨教员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类
  5. 武教员 合肥工业大学 应用经济学
  6. 于教员 安徽三联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冉教员 合肥工业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8. 黄教员 武汉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
  9. 林教员 清华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